心內一科特色治療——心臟康復
心臟康復是融合心血管醫學、康復學、運動醫學、行為醫學和預防醫學的臨床實踐體系,其目的是使患者的軀體、心理、社會、職業和情感快速恢復至健康狀態,降低再次發病及猝死的風險。
目前我科心臟康復亞專業由殷擁軍主任擔任組長,彭潔護士擔任副組長,組員包括劉瑩護士長、胡金明醫生、賈秀蘭教授、鄒元教授等。其中殷擁軍主任、彭潔副組長均有國內大型心臟康復中心脫產進修學習經歷。
科室配備由翰雅科技全套心臟康復設備,包括靜態心肺評估
解決患者住院期(I期)的心臟康復問題,患者入院后脫離急性危險期,病情處于穩定狀態即可開展臥床期間的心肺能力測試及有氧康復訓練,進行住院期間3-5天的監護下運動訓練。
心肺運動測試系統可用于患者安靜狀態下的慢肺活量(SVC)、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氣量(MVV)等肺通氣功能檢查,鑒別通氣性障礙(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和混合性通氣功能障礙),并評估患者的肺功能;并且從靜息狀態到運動負荷下監測心電圖和血壓變化,同時監測通氣量、攝氧量和二氧化碳排出量等代謝指標,從而全面評估受試者的運動反應、心肺功能儲備和功能受損程度。作為一種無創傷、客觀、定量、連續、可重復的臨床檢測方法,心肺運動試驗主要應用范圍包括不明原因的運動受限分析及評估損害的嚴重程度;呼吸困難的鑒別診斷(心、肺、肺血管等);評定心血管和肺疾患治療方式的效果;評估外科手術的危險性及預后;評估器官移植生存潛能(心臟移植、肺移植等);康復醫學運動處方個體化制定;運動醫學、運動計劃、訓練辦案的制定;勞動能力評定;早期檢出肺、氣道病變,評估疾病的病情嚴重程度及預后;評定藥物或其它治療方法的療效。
心肺能力評估后可通過有氧運動訓練方案,改善心臟病患者的心肺功能,提高運動耐力,從而促進預后,縮短住院周期,降低二次入院率。恒定功率踏車訓練可以保證運動中的安全和有效,且特有的心率監控可有效防范運動中可能出現的醫療風險。
對于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冠脈支架植入術后、冠脈搭橋術后、肺部疾病、慢病人群、肥胖及代謝綜合征、植物神經紊亂的人群,進行心臟康復治療可以改善心臟功能、延緩動脈硬化的進展、改善不良心理狀態、提高生活質量、縮短住院時間及降低死亡率。
我科心臟康復包括五大處方:1.營養:醫學營養治療,治療性生活方式改善;2.藥物:改善冠心病患者預后的重要措施是充分使用有循證醫學的藥物;3.運動:安全有效的運動能更加顯著提高患者的運動能力、改善癥狀和心臟功能;4.心理:重視精神心理因素,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臨床預后和生活質量明顯提升;5.戒煙:戒煙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發病和死亡風險。至今已完成上百人次心臟康復,包括多例重癥心衰,多支嚴重病變的心臟康復,明顯減少了患者的并發癥及再住院率,提高了患者的活動能力,縮短了住院時間,改善預后。
心臟康復:


科室團隊:

咨詢電話:028—87788697
主要亞專業組人員門診時間:
殷擁軍:周一周四上午
孔令秋:周二周五上午
賈秀蘭:周一周三周五上午
鄒元:周一周三周五周六上午、周五周天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