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醫40余年,目前依舊堅守臨床一線;他曾擔任南非前總統曼德拉保健醫生,獲贊有“金子般的雙手”;他是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峨眉傷科療法”的代表性傳承人——羅才貴,2022年1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四屆四川省十大名中醫”的決定,他也名列其中!近日,封面新聞采訪了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中醫院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羅才貴,聽他講述他與中醫的那些故事。

幼學中醫,恢復高考始鑄夢
1953年,在四川峨眉、樂山、夾江三地交界的小鄉鎮上,有一家中醫診所在當地非常有名。診所里,常有一個5歲的小孩童咿咿呀呀的背著中藥材名,每天背對10個,表叔就會獎勵他水果糖。這個孩童就是羅才貴,那個年代,他的表叔是當地有名的中醫?!爱敃r不知道什么是中醫,也不知道每日背的中藥材是什么,只知道背對了就有水果糖吃?!边@就是羅才貴對于中醫的最初印象。
隨著慢慢長大,他對于中醫的認識也有了新的變化?!爱敃r看著表叔看病,有些小孩子生病不吃飯,表叔給他捏捏脊背就好了?!彼貞浀?,生活中也??吹剿赣H,雖然沒學醫,但遇到發燒生病,就習慣的掐掐人中、印堂等,病癥也會得到改善?!斑@些小細節就讓我感受到了中醫的神奇,它是靠時間的累積所形成的實踐性極強的一門技術?!?/p>
15歲時,羅才貴中學畢業,本想繼續學醫的他卻下鄉當起了知青。期間,他也跟隨表叔學習中醫。但一次意外,表叔去世了,“表叔離開后,作為他的侄兒,我當時就在思考,如何傳承好中醫?如何依靠他教授的方法服務百姓?”而后,羅才貴走訪表叔的朋友,臨摹他們看診、把脈、扎針、開藥方......回到當地后,他當起了“赤腳醫生”,雖沒有系統學醫,卻已能簡單看病。

1973年,以為再無機會系統學醫的羅才貴終于等到了恢復高考的通知,隨即決定要報考醫學專業。據羅才貴回憶到,當時有華西醫科大學及成都中醫學院(現成都中醫藥大學)兩個選擇,之所以選擇中醫還有一個原因是他的父親,“我父親更喜歡中醫,他認為中醫不需要醫療設施,一支筆、一張紙、一個脈枕、三根手指頭就能走遍天下?!碑斈?,羅才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成都中醫學院(現成都中醫藥大學),“入學時間是8月27日,這個時間我記得很清楚?!绷_才貴告訴記者。
走出國門,助推中醫向國際
1977年,大學畢業的羅才貴本打算回到老家,但意外的留校任職,卻開啟了人生的新征程。20世紀80-90年代,羅才貴根據衛生部選派,先后前往阿聯酋、南非,為酋長皇室、總統曼德拉及其親屬醫治傷痛。他回憶到,1994年剛去南非的時候,當地老百姓對于中醫了解甚少,他們從不接受和認可中醫。
他記得第一次給南非總統曼德拉做針灸時,曼德拉就表示非常不解:身體皮膚受之父母,為什么要扎破皮膚?“灸”又是什么,為什么能治???針灸能促進血液的加快,會不會影響到心臟?等等。通過羅才貴的細心解釋和精心治療,不但解決了曼德拉的頑疾之苦,更是讓曼德拉體會到了中醫的神奇魅力,從此南非政府改變了不認可中醫的立場,正式允許執業中醫師在南非行醫。

羅才貴和曼德拉合影
此次南非之行,由原定的3個月逐漸增加到了13個月。為曼德拉治療結束后,我國駐南非研究中心也給予極高評價:“羅醫生的工作增進了我國同南非及曼德拉主席的友誼?!彼麨閭鞑ブ嗅t藥文化、促進國際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
從醫的40余年里,羅才貴曾為張愛萍、姚依林、鄒家華、楊得志等國家領導人治病療疾。在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健康中國2020”戰略規劃研究專家級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醫藥發展中心常務主任期間,積極獻言獻策,推動了中醫藥事業的發展。
傳承創新,“峨眉傷科療法”榮獲省非遺榮譽
2014年,“峨眉傷科療法”榮獲第四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榮譽,作為該療法的代表性傳承人及發揚人,羅才貴近承雷氏“峨眉傷科療法”、杜氏“推拿理手法”,在全國走訪了多位名醫后,綜合自己的臨床經驗,進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松、溫、分、順”為總綱的骨傷推拿手法臨床理論,獨創了“趾壓踩蹺法”等系列傷科手法。
羅才貴介紹,最近他有一個50多歲的男性患者,8年前做了肛腸手術,出現了肛門緊縮、痙攣、劇痛等癥狀,疼痛難耐的時候曾多次想要放棄生命。經過他治療3個多月后,目前病情看到了希望?!盎颊哌@一周沒有主動聯系我了,上周來醫院的時候患者臉上終于出現了笑容。這個患者我就運用了‘峨眉傷科療法’的一些理論?!?/p>

如今,作為國內9位推拿博導之一,羅才貴指導碩博士共60余名;身為國家、省、市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先后指導繼承人13余名。學術上,羅才貴主編全國統編教材《推拿治療學》《推拿學》等24部教材和專著;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165篇;承擔國家級、省級科研課題25項,獲得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及省、市科技進步獎共6項;發明及實用型專利7項。
經驗之談,寄望青年多實踐
在談到獲得“四川省十大名中醫”的榮譽稱號有何感想時,羅才貴表示“這是一份榮譽,但壓力也很大,如何更好地傳承創新就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彼J為,目前有部分人對中醫認識不夠,覺得中醫過于麻煩,例如“癥狀學”,中醫就需要對患者仔細詢問病情及辯證,而不像西醫可以較為簡單地描述頭痛、腹瀉等癥狀。
他也建議可以讓中醫學生在“勤動眼、勤動嘴、勤動手”的基礎上,能在老師的帶領和指導下盡早接觸患者,通過親身實踐去感知書本上所寫的臨床癥狀,只有實踐才能出真知。羅才貴也希望年輕的中醫學子學習四大經典多臨床實踐,多讀各個中醫大家的臨床集錦,去總結名老中醫的臨床經驗,中醫之路雖漫長,但定有所獲。
原文鏈接:https://m.thecover.cn/news_details.html?from=androidapp&eid=3st%2B2aHgAE2H90qSdq8Jkw==&channelId=0&userId=MTMxNzQ3T